记得上中学时,读过魏巍的《谁是【shì】最可爱的人》一文,虽时光渐渐远去,但对文中描写的那些最可爱的人依然记忆犹新,唤起了我为身边的人写点什么,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些平凡人背后故事的想【xiǎng】法。
提笔书来,2020年,新型冠状肺【fèi】炎疫情复工复产的情境仍历历在目,内心澎湃的思绪翻滚着,至今时常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动着,那些战疫情、推复工复产的平凡人显得是那么可【kě】爱。
吹响集结号。按要求,公司全体管理人【rén】员在12-26返岗,全面复工复产。12-26,项目部管理人员无一掉【diào】队,提前一周返回宜宾待命,进行自我隔离。他们或许算不上最美逆行者,但为了项目施工生产早日步入正轨,他们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安抚好担忧的家人,义无反顾回到工作【zuò】岗位……
复工前,留在宜宾的团队成员陈志航等人主动请缨,自发承担起项目办公室的消毒作业任务。每天都对办公区、生活区无死角的【de】多遍消毒作业,在多出门就多一份【fèn】危险情况下,他们天天坚持,为的就是待大家返回时多一份安全。
12-26恢复生产后,施工一线人员每天踏勘施工现场【chǎng】,积极联系劳务作业人员返岗。项目团队中的悦光海等人,对即将返岗的劳务作业人员做问询笔录、测温等工作。那个时候大家都是谈“冠”色变,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劳务作业工人,他们没【méi】有恐惧、没有退缩,眼里只有坚毅和【hé】淳朴。
4月,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横行的时候,项目部全体【tǐ】人员依然坚守岗位,确保【bǎo】了项目施工生产的正常运行。面对气温一天天升高、作业人员队伍不稳定等实况,全体管理【lǐ】人员认真对待、严防死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完成了远大于平常时期的工作量。每天凌晨工人进场前,管理人员轮流对办公区、生活区及施工作业【yè】区进行全面消毒;作业工人进场时做好测温和统计工作;面对作业工人的急躁情绪和不理解、不配合,及时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他们身【shēn】着华西服,忙碌于工地的不同角落。
10月,在成都出现新冠病例,导致其部分地区再度成为中风险区。那个时候谈到去成都,许多人至少从心底里是排斥的。但我们在建项【xiàng】目的设计单位恰好位于成都锦江区,大量的资【zī】料需要及时到设计院签字盖章后移送业主和审计部门。正一筹莫展时,团队成员肖旭站了出来:“我去吧!就开车去,不坐高铁,减少接触,对大【dà】家负责!”寥寥话语的背后,展现的却是他面对未知与危险,将团队和大家放在【zài】第一位,而置自身于不顾。
一个个普【pǔ】普通通的善建者【zhě】,他们用平凡朴实描绘不平凡的人生轨迹,用奋斗有为诠释善建精神,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为有这样的团队而骄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