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成就“善建者·华西”这个美名的,不仅仅是一线的管理者,还有这些最【zuì】最一线的农民工兄弟。正【zhèng】是他们用心的恪守华西的善建标准和规【guī】范,默默的劳作和付出,成就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一道道桥梁通途,向劳动者致敬。
骨架上的编织者——钢筋工
看到一栋栋高楼大厦屹立在这一片片土地【dì】上,我们都会感叹:啊,这楼【lóu】好高呀!这外装好漂亮、好有创意!可是在这美丽漂亮的外衣之下,恐怕很少人会去关注外衣下的骨架,而这些骨架就是我们的钢筋工兄弟【dì】们用血汗编织出来的!
每当看到高温酷热【rè】的夏日,感受那寒冬的冷风时,我们是否会想起这些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善建者——钢筋工。钢筋绑扎【zhā】是一个体力活、技术活,所以他们常常处于汗流浃背、满身锈迹的状态,皮肤如同被墨水洗刷了一遍,变得特别黝黑,有的甚至在阳光下发亮,刺痛着人的眼睛。面对【duì】钢筋绑扎这种作业,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具有极度危险因素的,随【suí】时都有高空作业,容易发生机械伤害和物体打击事故,这些危险【xiǎn】不【bú】得不让他们保持高度警惕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让人值得学习的是他们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他们很多老同志都不会用先进的计算软件,全是用手工计算下料长度,我们很多毕业生都无法赶上。
回想起泸州大剧院工程抢主体那会儿,在室外温度40多度,钢【gāng】筋温度达到60多度的时候,再加上每5天必须完成几万平【píng】米的工作量,他们硬是咬着牙继续坚持工作,那会加班也都成了家常便【biàn】饭,他们常常加班到晚上10点过,夜晚的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流逝【shì】了,就这样日出而作,伴着月光回家,算下来最多能休息5、6个小时。偶尔路过时你会听到他们谈笑声:
有的会心疼的说:“唉,这上串下跳的,才买的衣服裤子又被钢【gāng】筋挂了几个洞,下次一定得记着穿旧衣服,太浪【làng】费了。”
有的却大声的说:“嘿,你这样洗衣服不行,得放点盐放点醋,泡半个小时以上,那些锈才能勉强的洗掉一些。”
有的笑声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的说道:“等这紧要关头过了,我就请假回家,我那些孩子就日盼夜【yè】盼的盼着我【wǒ】回去呢,就想着给他们带好吃的好玩的。”
然而当寒潮袭来的时候,我们总是裹着【zhe】厚厚的毛衣都不想动,而他们为了干活利索方便,只穿着单薄的两件衣服反而干得热火朝天。
此刻,在外人看来不大体面的民工,在这里我们是否感受到了一种顽强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让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毅力,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状态,又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们如此的坚强和拼搏,不管风吹雨【yǔ】打【dǎ】、不管日晒雨淋,仍然继续【xù】坚守钢筋工这项工作,我想他们内心深处必然有对家里人的一份牵挂,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让我们一同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前进吧!可爱的善建者们!
( 泸州大剧院项目部 张欣 )
最美的劳动者
天气是那么的炎热,迎【yíng】面的风似热浪扑来,仿佛一点星火就会引起爆炸。但是,却抵挡不了工地上工人们劳作的双手,即便是汗水【shuǐ】划过脸颊,也未曾用双手擦拭,即便是弓背屈膝,也未曾挺直腰杆歇歇。
今天,如往常一样跟随着唐工来到42#楼的柱进行放线。从挖好的基础旁走过时,我被一位工人深深地吸引。矮小的身材,皮肤黝黑,在他脸上可以看见岁月的痕迹。他蹲坐在1m*1m*0.7m的基坑里,埋着头吃力的摆动着手中的小扫帚,认真【zhēn】仔细的清理着。由【yóu】于基坑已布满钢筋,散落在基坑里的【de】碎石【shí】不是很容易被打扫干净,只见他丢掉手中的扫帚,挽起袖子,粗糙的手穿过钢筋【jīn】,抓起一把一把的泥土放入桶中。钢筋划伤了他的手【shǒu】背,碎石钉伤了手指,被磨平了的指甲,还衔着深深的黑黑的泥土,但却没有停下来,只是抹上口水擦擦,继续打扫一个又一个基坑里的碎石。他的一举一动都被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不久之后,42#楼的柱已放完线,我【wǒ】和小周分别去收拾所用的工具。由于广线被绑在悬【xuán】空的钢管上,正当我要踩在一边的钢管去解线时,一个声音停止了我的脚步。随着声音望过去,一个满脸布满泥土的身影印入眼睑。他急忙说:“太危险,你站在这,我去帮你【nǐ】取”。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的话语,而我对他说的只有“要小心,注意安全”。收拾好工具,离开工地,他朴实的小小帮助让我想起自己的父母对我的细致呵护。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劳动者,也许我们对他们怀有冷漠与不屑的目光,但正是他们每天单一却繁重的工作,使沉静的工地变得热闹充满生机【jī】,为灰扑扑的工地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正是有他们不辞辛苦、长【zhǎng】年累月的劳作,让原本美丽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现代化、国际化。感【gǎn】谢您们,谢谢您们用汗水和双手筑造出美丽的家园【yuán】,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家的温暖与温馨。
( 内江松山壹号项目部 吕志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