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重回2016,聚焦施工一线,着眼创建“宜宾速度【dù】”的一颗颗“小齿轮”,聆听四川十一建平凡善建者身上的感人故事——听,“宜宾速度”上的善建之音。
12-18,公【gōng】司接到宜宾临港产业创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一期)项目的建设任务——90天内完成35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办公用房及配套用房主体工程。一场“速度【dù】与激情”的大幕迅速拉开……
凌晨一点结束的会议
接到任务当天,建设团队立即组织人员召开启动会,布置施工任务。“进度节点三天内必须排布好”、“材料采购、作业班组我立马落实”、“大干快上时一定要做好【hǎo】后勤保障”……20余人的会议现场【chǎng】热闹非凡。管理人员就各自分工,制定初步战略方案,能够会议【yì】现场落实确定的当场拍板,联系无果的立即研究B方案;需后续落实【shí】的当场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限……8个小时过去,会【huì】议记录已写了满满的18页,大家过了饭点却浑然不知、声音沙哑而丝毫不顾,直至凌晨一点才伴着星光离开。
会议虽然结束,但重担在肩,施工现场的千头万绪需要理清。
这一夜,终将无眠。
常悬心中的“横幅”
次日,项目突击之战正式打响,时任四川十一建总经理的罗英彬蹲点指挥、项目经理杨秋驰牵头落实。建设工作分5路协调推进,项目部全员取消休假,不分昼夜地组织施工任务。仅5天时间,团队便完成了现场【chǎng】总体规划布置、施工方案的组织、各种主要材料的供应衔接,以及3000余名作业【yè】人员生活【huó】安置问题……
善建者们忙碌的身影,与施工现场“分秒必争 敢拼必胜 大战90天 展铁军精神”的大红标语相得益彰。
来不及多“看”你一眼
12-18,施工现场已呈现一片大干快上的场景。
项目开【kāi】工以来几乎每天晚上加班至深夜,又迎来一个通宵值班浇筑混凝土之夜,主管工长罗彪心绪却并不宁静:妻子这几日待产临盆,正是需要他陪伴【bàn】的时候;但施工现场任务艰巨,一刻也离不开人。他知道,妻子打算顺产,自己却无法静心在家慢慢等待孩子的到来。内心几经挣扎之下【xià】,他选择了坚守施工现场。
半夜十二点,手机铃声骤响——是母亲打来的电话,定是妻子要生了!果不其然,电话那边母亲急切的声音传来:快来医院,玉儿要生了!其间还伴随着妻子疼痛的呻吟,罗彪马上与同事交接好当晚【wǎn】工作,随即【jí】飞奔赶往医院。项目部离医院较远,待到他赶到产房时,儿【ér】子早已平安降临、妻子也虚弱地躺在产床上,一时间,不知是喜悦还是愧疚,罗彪在产房里流下了【le】满脸泪水。
当晚,他和衣在产房外的长椅上休息了两【liǎng】个小时。第二天一早,轻【qīng】轻地在妻儿额头留下一个吻,便又匆忙赶赴施工现场。
旋挖桩泥浆护壁试桩成功
11月中旬,项目建设【shè】出现了一头“拦路虎”——A、B段基础施工遭遇流沙层,旋挖桩无法成孔。桩基施工是保证工程进度、质量的关键内容,但因地勘、设计资料均未完善,难以提供最优解决方案。项目部多次开会研讨,确定在流沙区域可采用钢护筒成孔、泥浆护壁成孔两种方案。钢护筒成孔质量好、速度快,但成本需增加7000万元;泥浆【jiāng】护壁成孔技术【shù】难度高,能否成【chéng】功尚未可知。
项目经理杨秋驰当即表态:立刻进行旋挖桩泥浆【jiāng】护壁试桩。团队成员颇为惊讶,于施工单位而言,钢护筒成孔明显更稳妥一些。若是泥浆护壁成孔试验失败,将会压缩原本就极紧的工期,到时就算再调整方案进【jìn】行钢护筒成孔,团队也将难以完成突击任务。杨秋驰看出了大家的顾虑,他告诉大家“‘自古华山一条路’,华西【xī】是有责任心的施工单位,一定要站在业主角度思考问题,竭尽全力建设质量优良、成本可控的精品工程。”
一席话打消了众人的顾虑,也笃定了大家的信心。12-18,各类材料【liào】、机械准备就绪,项目部选择了经过几次换填处理均未成孔、施工难度最大的7号【hào】楼4号桩基开始泥浆护壁试桩工作,项目经理、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集体蹲守作业现场,详细指挥泥浆配合比、泥浆灌注深度、检测旋挖桩【zhuāng】进尺深度等各项技术指标。经过四天四夜反复试验,12-18,旋挖机终于进入到了【le】稳定基岩,达到了持力层,成功安装了钢筋笼,开始混凝土浇筑工作。
提前15天封顶,创建“宜宾速度”
泥浆护壁试桩成功让全体人员信【xìn】心倍增,此后连续两个多月,项目部高歌猛进,仅用85天即完成了宜宾临港产业创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一期)标准化厂房35万平米主体封顶,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创建“宜宾速度”!
一个个平凡故事、一天天坚守努力,汇聚成一个个傲人业绩,成为四川十一建不断磅礴向上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