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宜宾三江新区街头,周边青山绿水、市容整洁,百姓安居乐业【yè】、出行便捷,呈现一派山水城园和谐【xié】共生的美好画面。
如此生态宜居的环境,离不开公司三江新区综合管廊项目部200余名善建者20个月的辛勤努力。
创新:疏通城市“生命线”
综合管廊项目是对三江新区范围内约165公里的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进行污泥【ní】、杂物清除及部分应急污水处理管线安装,准确找出管道破【pò】裂、变形、异物插入、起伏等结构性缺陷以及因沉积、障碍物、树根等导致的功能性障碍。建成后可保证管道畅通、降低城【chéng】市内涝风险,对提高城市形象和改善人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三江新区综合管廊布局图)
项目身处闹市区,区域内人口稠密、建筑物林立,还有多座道路桥梁、多个河流湖泊,管线错综复杂、井内【nèi】阴暗狭窄,施工难度大、专业技术要求高。施工中,建设团队主要采用市政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技术组织施工。利用CCTV机器人对【duì】市政雨污管网进行勘探确定管道病害程度,根【gēn】据病害程度确定采用UV--CIPP、双胀环、胀管、喷涂、注浆等方式进行非开挖修复方案,并【bìng】清除管道内沉积、障碍物等。此技术可以在少开挖或不开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给排水管道修复更新,具备不影响道路交通、修复作业时间更短、时间选择更灵活、对居民生产生活影响小、环【huán】境【jìng】污染小等独特优势。
(非开挖技术)
(UV--CIPP技术)
清新:打造城市“风景线”
三江新【xīn】区统筹生态、生活、生产三大空间,着力打造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的和谐人居环境。竹文化公园是三江新区居民休闲娱乐、科普竹文化【huà】的重要场所。然而,公园内水域补水量较小,水域流动性差,形成半死水状态,夏季气温升高导致竹文化公园水质变差,影响【xiǎng】市容市貌。项【xiàng】目部提前使用CCTV检测机器人勘探地质地形,利用蛙人下湖勘察水域情况,连续一周通宵制定最优施工方案,在淤泥滩地新建一座埋深8米的一体化泵站,并新增一【yī】条4000米管道,以增加水体流动【dòng】性,改善公园水域水质。施工中,建设团队面临湖水倒灌,地下水喷涌、基体不稳等诸多难题,迎难而上,采用高压旋喷桩封底加固泵站四周,派专人轮流24小时不间断检测泵站水位,两辆联合冲洗吸污车24小【xiǎo】时抽水,新建4000米的管道等多种方式高效优质完成建设任务。位【wèi】于三江新区的商业中心与交通要道【dào】的白沙湖,长期受雨污【wū】混流的影响,湖水水质污浊。建设团队主动寻找周边勘探资料、收集地下管网信息,在一周时间内形成五种施工方案,经过多次论证,最终采用地下人工顶管的方式埋设一条横穿护国路30米的“心脏支架”-DN1000混凝土管,使之与新建13米深的一体化泵站相接,可有效更新水质。确定方案,建设团队昼夜无休,提前8天完成建设任务。
(修复后的水质)
这样的例子,在项【xiàng】目建设中还有很多,红星路积水抢险、抢修三江家园小区【qū】主干道污水外溢等。建设团队为民生所虑,用【yòng】心研究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在最大限度减少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打造了清新美丽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刷新:加速冲刺“终点线”
2024年6月,项目进入决胜关键期。公司组建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为班长、总工程师为副班长的工作专班,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派员蹲点督导,加速推【tuī】进工程建设。
然而,夏季高温多雨,地下污水管道恶臭毒气加剧、汛期暴雨雨水管道流速巨大、管网地质地形复杂多变等难题成了工程建设的“拦路虎【hǔ】”。项目团队组建30余个攻坚小组,调动200余台机械设备,300余【yú】名作业人员分散在三江新区各条街道,分三班倒连续24小时不间断作业,每天修复地下管道100米、每周完成1000万产值,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助力三江新区群众告别“堵【dǔ】塞”生活。
(夜间施工)
一直【zhí】以来,公司深耕宜宾,发挥专业实力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人居环境。当前,公司承建的宜宾市增发国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叙州区集镇生活污水处【chù】理站及配套管网、南溪区城乡环境融合及一体化建设等项【xiàng】目仍大干快上,为宜宾市民的幸福生活贡献华西力量。